学校首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 >> 正文
【核心价值观大家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  编辑:gsau_wyxy  |  发布时间:2014-05-11  |  查看次数:[]
 

【编者按】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意见》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要通过深入学习、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为学习、解读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进师生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积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党委宣传部特邀我校有关教师、学生工作者围绕“核心价值观大家谈”这一主题,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今天起陆续刊发,敬请广大师生共同关注、探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高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辐射源,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既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更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和职责。因此,更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根脉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更加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大学生成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不可分、有机统一。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原则与依据;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是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当今社会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明显地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而且大学生因其年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固定,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少数人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引起心理的变化,比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崇洋媚外等,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因此,更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引导和促使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达到知与行的统一,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们充分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们现时代社会价值目标和要求的主流。目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使社会价值取向、发展方式上复杂变化并呈现矛盾状态。这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不确定的。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助于强化大学生明确政治立场,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想。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们充分理解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和厚重根基,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根脉,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中形成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爱国主义等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提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用此观念来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将传统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吸收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借鉴了外国价值理念的合理成分,是具有鲜明包容性的开放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价值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有助于强化大学生明确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创新欲望,自觉汲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营养,弘扬民族精神,使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优秀群体,为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弘扬创造现实途径。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域发展取得的成就证明,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引领力量,一些大学生在确立实现自我人生理想的时候,核心价值观还存在着偏差,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讲清我国社会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后果,分清主流和支流,使大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不断地提高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将个人的人生发展同国家、民族的进步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在完成国家民族的大业中充实自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更是现实的需要,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坚定不移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四年过程管理。

大学一年级:针对一年级是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并逐步确立新的人生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的特点,结合入学教育,积极开展包括专业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校纪校规学习讨论、入党意识教育、高低年级学习经验交流、安全知识和军事理论学习、“我爱我班”主题班会、校园游园、毕业生寄语交流等以“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为主题的日常教育管理活动,重点帮助引导学生完成适应大学环境、做好大学生活规划、了解校规校纪、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懂得知校爱校等教育内容。

大学二年级:针对二年级学生基本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巩固基础、拓展能力素质的关键阶段的特点,开展以“深化理论学习,增强自律意识,拓展能力素质”为主题的日常教育管理,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廉洁文化教育等,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构筑当代青年学生精神支柱。如利用五四青年节、建党周年庆典、国庆、元旦等重大节庆、纪念日开展如“创先争优”五四红旗团支部风采展示和创建活动、红色诗歌朗诵比赛、“我的梦·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学以致用”十八大精神学习主题团日活动、“中国志·青年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及主题团日活动,充分调动党、团、学生会的积极性,抓住各种契机,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丰富阅历。

另外,从二年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学生干部的培训角度入手,通过学习党的重要文件精神、党课培训,教育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对团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为组织发展打好基础;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把培训班作为先进青年的孵化器,激励学员不断强化思想,不断学习,努力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做对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做党和国家需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大学三年级:以关注学生特殊群体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制定学校“关爱计划”,对学生中学习困难(成绩差特别是补考或重修多)的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心理有明显障碍的学生、违纪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学生、其他方面有特殊问题的学生,按照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帮助的原则实施关爱行动,针对不同的关爱对象,采取相应的关爱措施。通过班级、学院、学校三个层面的调查摸底、分析研究,确定关爱对象。再通过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联系领导和教师,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进行深入的交流分析,了解掌握其学习困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心理障碍、违反校纪校规以及其他方面特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确定帮助措施、具体任务和目标。定期了解关爱措施进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教育管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组合,使学生在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中受到教育、感化和激励。

大学四年级:立足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积极开展全程就业服务、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就业是大学生活中最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做好这项工作的潜在教育效益特别显著。目前,将学生就业工作列入学院的年终考核中,实行“一把手”工程,实现就业工作人员、机构、经费的“三到位”,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和体系,时时处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扎实推进“多维一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形成连续课堂、专题讲座、职前教育、创业设计大赛、网上职业测评、咨询服务等丰富多样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另外,抓住各种契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开展抗震救灾捐款、为学校白血病、肾移植患者献爱心、评选最美大学生、发现身边的感动、学雷锋等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保持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强化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力度。成立学校国旗班,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旗班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举行升旗仪式等爱国主义活动在校内外产生影响,通过培养高素质队员让其在同学之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各年级的教育内容既分层次,又有联系、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才要求,在扎实推进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使教育实效性得到增强。

2、重视网络等现代新技术手段,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手段等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首先,网络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丰富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处理和融合,优化思想教育的内容。其次,由于各种网络交流平台的出现,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如QQ、飞信、微博等)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使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更为直接和流畅。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克服了传统教育的枯燥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可收到更好的效果。面对新情况,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继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拓展学生工作的渠道和空间,将新媒体作为有效的载体,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

1)构筑新阵地,创建校园文明新媒体环境,实现信息化服务。

利用QQ、飞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方便、及时、准确的特点,构筑网络阵地。通过建立学院学生工作、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员在内的QQ群、飞信群以及学生工作、团委官方微博,利用这些新媒体有目的、快捷地将各类信息如就业、日常事务管理、新闻资讯等,传递到大学生面前。如遇到突发事件,学生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做到很好信息的发布、反馈和收集,及时、准确地了解事实真相,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还可利用微博、飞信等新媒体,对学生中普遍关心的就业、考研、新闻事件、学习、生活知识、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实时公布和发布,让学生在浏览网页的同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内容。另外,还可对学生中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作深入的调查了解,及时沟通、解释与引导,解决学生的迫切需求,实现信息的个性化服务。

2)利用新媒体这一载体,积极开展具有“时尚”特点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传播性、数据分析性等特性,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活动,如在微博中开展“创先争优”五四红旗团支部风采展示展演、 “学以致用”十八大精神学习和“我的梦·中国梦”主题演讲主题团日微博秀,让全校各级团支部在微博中分享本支部在团学活动、党建带团建、特色亮点等工作的图片秀、海报等,大家通过转载、评论,扩大了活动宣传和参与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另外,像马拉松志愿者微博预报名、运动会赛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团学活动的实时播报、志愿者服务“微话题”等。在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原有教育方式结合,使其创新发展,并积极整合新媒体的优势资源,搭建网络文化活动平台,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搭建日常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平台。

我们要重视通过新媒体的渠道,来掌握大学生中思想动态,鼓励各级团学干部利用微博、QQ等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评论中,先声夺人,先入为主,以正确的观点和责任疏导,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把局部问题扩大化,推动舆论向健康、积极地方向发展。在微博等学生喜欢交流、聚集、沟通的网络载体上建立一批具有组织结构的网上社团、网上微群、基层团支部,特别是支持打破原有以专业班级为建制的团支部体系,形成以兴趣为主要类别的虚拟团支部体系,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进而利用这些载体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开展工作。我们还适时建立了微博网络引导机制,由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成立网络引导团队和网络引导员队伍(一般由学院辅导员或团委书记担任),根据学生反映的热点问题和社会上的最新动向,归纳和判断出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做出回应,避免使用模糊辞令,减少学生的猜疑空间,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

3、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教育中,充分发挥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价值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高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只有选择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身特点的价值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实现社会化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升道德境界,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价值观多元化己经成为一种现实存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性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方法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教育内容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原则,教育手段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教育环境要坚持优化原则。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副处级学生辅导员)

上一条: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关闭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学院电话(传真):0931-7631127
邮编:730070 学院党委办公室:0931-7631127 学院教学秘书 :0931-7632183 学生工作办公室:0931-7632693
Copyright@ 甘肃农业大学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设计制作:兰州宜天网络